蘑菇黑料爆料

搜索

您的关键词

院处动态
首页/ 院处动态/ 正文

2025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现场交流活动于10月24—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王泳钦团队凭借出色表现,荣获本科英语组国家级二等奖。

该赛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与《中国外语》编辑部联合组织。追溯赛事源头,其于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发起,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广大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性教学交流活动。活动覆盖语种丰富,作品涵盖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多个语种,截至2025年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在过去十一年间,赛事累计收集参赛作品两万一千余件,吸引逾五万名教师参与,已成为外语教育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该项赛事已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教师教学竞赛目录,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得到教育界广泛认可。2025年赛事参与热度再创新高,共有来自全国450所院校的3570名教师报名参赛,累计收到参赛作品1190件。经过学校推荐、活动组委会严格审核以及专家委员会专业遴选叁大环节,最终有747件作品获评省级优秀作品;其中150件作品脱颖而出进入全国活动环节,而本科英语组仅有46件作品获准进入现场交流环节,竞争尤为激烈。

现场交流环节,参赛选手需依次完成微课作品展示与说课两大核心环节。各团队充分运用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先进教学理念与生动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直观呈现外语微课的创新形态与教学价值。王泳钦团队的微课作品在众多佳作中特色鲜明,团队创新性引入“模糊限制语(贬别诲驳颈苍驳)”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原创的颁.础.搁.贰.模型,通过系统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高效掌握伦理沟通的核心技能,精准回应职场与学术场景中常见的复杂伦理挑战。该微课“教学效果扎实、可测”的显着特点,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娜教授作为本科英语组专家代表,在赛后点评中特别强调:“在讲解核心知识点后,立即搭建情景任务,让学生运用刚学的颁.础.搁.贰.模型完成句子创作与应用实践,这种设计不仅让教学效果看得见、可验证,更是实现教学闭环的关键一环,充分彰显了微课的实用价值。”

交流活动现场及专家点评建议

此次王泳钦团队在全国赛事中斩获佳绩,不仅是对团队教学创新能力的肯定,更为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鼓励教师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外语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以高质量的教学创新持续改善教学生态,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外语教育领域的坚实力量!

最新推荐
友情链接: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