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黑料爆料

搜索

您的关键词

院处动态
首页/ 院处动态/ 正文

近日,一位85岁高龄的校友谷女士踏入我校档案馆,希望寻回1959年至1962年间,她在我校前身——黑龙江工学院附设工业学校冶金系选矿专业的求学档案。这份特殊的"记忆检索"需求,让工作人员既感意外,更满怀敬意。

往常,师生校友查阅学历档案多为升学、就业、出国等现实需求;而年过八旬的谷女士,此行却只为一份跨越甲子的青春眷恋。老人动情地追忆:1959年秋,她怀揣工业报国的热忱踏入校园,原应于1962年夏毕业,却因特殊历史原因在1961年惜别母校,未能如期完成学业。"如今和老同学们聊天,我虽没有毕业证书,却总想起教室里的灯光、实验室的矿石标本......"她轻声说,只想在母校的档案里,打捞起青春岁月的点滴痕迹,为那段炽热的年华寻一份真实的时光注脚。

了解心愿后,档案馆工作人员以热忱与耐心全程陪伴,随即投入到细致的档案检索工作中。她们逐一翻阅了1959至1962年间的学生录取名册、休学退学登记、毕业分配方案、班级名册统计及注册卡片等十余册尘封案卷——泛黄的纸页间,他们逐行核对姓名信息;模糊的字迹里,他们仔细辨认时代印记,只为帮老人唤醒那段被岁月封存的记忆。

尽管最终未能检索到谷女士本人的档案信息,但查找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与她温情相伴,陪她在泛黄的档案册中打捞共同的记忆碎片。当"冶金系""选矿专业"等熟悉的名称跃然纸上,当熟悉的院系、专业和同学姓名映入眼帘时,老人的眼眶泛起了泪光。她一遍遍呢喃着记忆中的青春片段,那份对母校的赤诚与对岁月的深情,悄然浸润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此刻的查档,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工作范畴,化作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一张毕业证书或许已无法为谷女士的人生履历增添现实注脚,但她执着归校的步履,恰是为了在青春的坐标系中,锚定更多真实的细节与情感温度。而档案工作,正是这样一份以纸墨为媒、以岁月为尺,默默守护历史根脉、连接过去与当下的重要事业。

从案卷的系统归集到史料的精细编目,从专业保管到面向师生的开放利用,档案工作看似平凡,却总在时光的褶皱里,悄然成为承载情感与记忆的方舟。我校档案馆将始终以专业的素养、细致的作风与热忱的服务,悉心守护好学校的每一份历史遗产,静待每一位师生校友,在时光流转中,回来打捞属于他们的独家记忆与岁月回响。

最新推荐
友情链接: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