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践行“身心一体”的科学理念,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人实效,宣传普及精神卫生防护知识,加强学院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根据我校学生工作计划,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和我院学生现实心理需求,于9月1日至10月20日期间,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以“身心悦动,健康同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广大学生阳光积极的健康心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感受自我、关爱自我,普及实用心理调适技能,营造全员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参与身心保健的校园文化氛围,助力学生以饱满的身心状态同行于成长之路。
“‘身’入人心,‘体’验快乐”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为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优化,外国语学院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于9月12日至10月14日期间,有序组织各年级、各班级开展以“‘身’入人心,‘体’验快乐”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探索解决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班会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各班心理委员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围绕既定主题,精心设计并融入运动游戏等丰富形式,旨在让学生在“动起来”的实践过程中,切实体验情绪释放与身心连接的积极效果。心理委员们积极引导同学们敞开心扉,主动分享自身的困惑与深刻感悟。通过“理论+实践”“分享+互动”的多元创新形式,有力帮助同学们精准认识自我情绪,显着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深度探索自我内心世界,熟练掌握减压技巧,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类挑战。同时,同学们以小组形式紧密结合自身经历深入展开探讨,踊跃分享了诸如运动解压法、时间管理术等具有较高实用性的减压方法。班会还重点介绍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预约方式,强调“求助是自我关怀的第一步”,鼓励同学们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本次“‘身’入人心,‘体’验快乐”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普及了心理调适技能,营造了关注心理、悦纳自我、互助成长的积极氛围。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构建多级联动机制,开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营造更为温馨、包容的心理育人氛围,为外院学子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暖心伙伴,聚力同行”心理委员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帮助班级心理委员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及助人技能,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一批合格的“阳光使者”,外国语学院于10月13日开展以“交往原则的实践”为主题的心理委员培训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老师白雨卉讲授,外国语学院心理委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系统开展了专业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分析等环节。
培训伊始,白雨卉老师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班级心理委员在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连接学校与同学们的重要桥梁。在培训过程中,白雨卉围绕同学人际交往等多个关键主题展开深入讲解。在“冲突管理原则”板块中,详细阐述了心理委员需要承担起观察同学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初步心理支持以及协助化解矛盾等重要职责。她指出,尊重、真诚、互惠、边界和冲突管理是同学间人际交往的五大原则。最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让你成为自己,也允许别人成为别人。
本次培训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外国语学院心理委员的业务能力,显着增强了心理委员的责任意识,为学院朋辈互助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为构建学院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奠定了坚实且稳固的基础。
展望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之以恒地加强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学生朋辈群体的助人意识与助人技能,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朋辈互助作用,全方位为学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秉持“助人自助”理念,助力学子们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外国语学院开展“心语心约,与你同行”心理漫画比赛
为创新心理育人形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引导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外国语学院开展以“心语心约,与你同行”为主题的心理漫画比赛。参赛作品形式多样、创意新颖,同学们通过漫画这一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
活动中,同学们借漫画叩问内心:回首过往,重拾记忆珍宝;审视当下,捕捉生活微光;展望未来,勾勒梦想蓝图。通过心理漫画创作,以视觉化方式呈现内心世界,促进自我觉察与情绪释放,将心理状态转化为可分享的漫画语言,建立情感共鸣,实现“以画疗心”的作用。
本次心理漫画比赛不仅为广大同学搭建起展示艺术才华的广阔舞台,更创新性地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让同学们在创作进程中切实学会认识自我、充分表达自我、全面完善自我。借由艺术与心理的深度融合、完美契合,外国语学院进一步营造出关注心理健康、高度重视心理成长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增添了强劲动力。

“身心悦动,健康同行”系列团体辅导活动
为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进一步提升外国语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外国语学院召开了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旨于通过互动形式,助力同学们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同学们学会关爱自我、关爱他人。
1、卸压蓄能,职场扬帆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国语学院2026届毕业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升毕业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9月17日,外国语学院开展以“卸压蓄能,职场扬帆”为主题的2026届毕业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宏亮、2026届毕业生辅导员贾昊鹏出席,全体2026届毕业生参会。
会上,张宏亮作动员讲话,他表示毕业生应抢抓“金九银十”就业关键期,积极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多渠道获取就业资源,积极就业;鼓励考研、考公学生同步参与公司招聘。同时,毕业生们需始终秉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全力以赴的精神状态应对各项挑战。贾昊鹏老师结合走访招聘会的体会和面试经验,叮嘱同学们:“在面对巨大压力时,务必做好自我关怀。”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焦虑和不安情绪是普遍现象,学生要培养接受不确定性的能力、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可行的小目标,也应学会正确归因,给予自己积极的反馈。

张宏亮副书记讲话

贾昊鹏老师讲话

会议现场
本次活动助力外国语学院2026届毕业生成长成才,有效缓解其面临的就业压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积极为其提供心理支持,促进其职业生涯的顺利启航。
2、艺缕心光,手作境界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疏解身心压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10月14日,外国语学院开展以“艺缕心光,手作境界”为主题的手绘石膏娃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同学们在艺术创作中开启心灵疗愈之旅。本次活动由2025级辅导员白雨卉主持,部分2025级学生参加。
活动现场,同学们怀揣着期待与好奇,纷纷拿起画笔,开启属于自己的创作之旅。在彩绘过程中,大家全神贯注,将内心的情绪融入到每一笔色彩之中。有的同学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活力满满的卡通形象;有的同学则精心勾勒细节,在专注创作时,生活的烦恼渐渐被抛诸脑后。白雨卉表示,此次活动将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既贴近学生兴趣,又潜移默化传递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
此次石膏娃娃彩绘活动,以艺术为媒介,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释放焦虑、舒缓压力的出口。同学们在创作中不仅体验到了艺术的乐趣,更通过专注于作品,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达到了放松身心的效果。同时,活动也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大家分享创作灵感,互相欣赏作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化“以美润心”理念,开展更多美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作用,为同学们搭建起心灵治愈的温暖桥梁,为同学们的心理成长赋能。
3、与心灵对话
为帮助外院学生正确认识情绪,掌握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释放心理压力,10月13日,外国语学院开展以“与心灵对话”为主题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本次活动由2024级辅导员丁鑫博主持,部分2024级学生参与。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正视负面情绪,学会合理宣泄,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活动开始,丁鑫博通过“情绪温度计”小游戏,让同学们用数字和表情描述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帮助大家直观地感知自身情绪。随后,进入“与心灵对话”环节,大家在便签纸中写下近期的烦恼与负面情绪,折成纸飞机投入“心灵树洞”箱中。丁鑫博随机抽取部分“情绪纸飞机”,在保护同学隐私的前提下,引导大家共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分享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积极心理暗示法、情绪日记法等。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与调节经验,现场氛围温馨而治愈。
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切实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情绪宣泄平台,有力地助力大家掌握科学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丁鑫博表示,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别,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方式去面对并加以管理。希望外院的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当中,能够积极运用所学方法,沉着冷静地应对负面情绪,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


心理育人党建赋能—心理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切实强化党建引领育人实效,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深度融合,外国语学院创新构建“党建+心理”协同育人新模式。2025年10月16日,外国语学院24级学生党支部书记丁鑫博以“从‘心’出发,向‘新’而行”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聚焦学生党员群体,将党性修养培育与心理素养提升有机结合,为打造健康和谐校园生态、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筑牢思想与心理双重根基。
作为学院“党建+”育人体系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次讲座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单向灌输模式,以学生党员为核心辐射全体学生,构建“理论普及—问题剖析—实践指导—价值引领”的四维育人链条。讲座中,丁鑫博围绕基础精神卫生防护知识展开讲解,结合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业压力、跨文化适应、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典型困惑,用鲜活案例引导学生党员正视成长中的心理挑战。不同于普通心理讲座,本次分享特别注重“党建”与“心理”的逻辑关联——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探讨如何将积极心理学中的“抗挫力”“情绪管理”等理念转化为服务同学、担当责任的内在动力;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切入点,分析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政治定力,在挫折中锤炼意志品质,让心理健康成长与党性修养提升同频共振。
“党建+心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心理育人融入党建思政工作全过程,实现“育心”与“铸魂”的双向赋能。外国语学院始终致力于探索“党建+”多元化育人路径,本次“从‘心’出发,向‘新’而行”专题讲座,既是对“党建+心理”模式的具体实践,也是学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
学院将通过开展党员心理帮扶志愿活动、设立“党建心理服务站”等举措,进一步打通党建育人与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素养与党性修养水平,为培养信念坚定、心态阳光、勇担使命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注入源源不断的“心”动能。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讲活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本次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10月12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在林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讲活动。
在宣讲中,志愿者着重阐述了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深远意义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不同案例的讲解。针对社区居民,重点讲解了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日常生活中精神健康知识的科普;针对台下学生,介绍了大学生常见的自我认知困惑与学业压力等心理问题,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本次宣讲使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对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其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助力公众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下一步,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探索发掘多元载体,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切实提升学院心理育人能力。
心理健康小贴士
外国语学院于10月10日发布“你我同心同行 共促心理健康”小贴士,引导学生关心自己和关爱他人。


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始终坚持着以“贴近学生需求、强化专业融合、注重实效导向”为原则,通过“线下实践+朋辈互助”等多元模式,有效提升外院学子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调适能力,营造了温暖有爱的校园心理氛围,为学生铺就身心和谐发展的成长通途,助力其向阳而生、逐光前行。
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心理育人模式,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开展可持续建设的系列优秀活动,持续深化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体系。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将不断拓宽思路,依托学科特色与专业平台,深化健康育人模式,创新心理活动载体,持续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让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润泽到每一名学生之中,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青春的赛道上跃动出最绚丽的光彩,心向暖阳,奔赴美好未来。